太祖和高祖有何区别?为何赵匡胤叫宋太祖,而李渊只配叫唐高祖?

太祖和高祖有何区别?为何赵匡胤叫宋太祖,而李渊只配叫唐高祖?

有的君主死后会有多个庙号,当皇帝想要对先帝进行追尊或改谥时,就会给他们取一个庙号。

庙号大多如下太祖、世祖、太宗、高宗、中宗、世宗、仁宗等。

历史上皇帝的庙号大多是下面两种:“祖”和“宗”。

《孔子家语》中曾说过:“先人有功绩,宗族有德行。”

“功”通常是指建立一个民族的贡献。此处的“德”字,指的是守成民族的美德。

我不想用“德”来修饰“功”,因为我认为这两者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建立一个民族而贡献自己。“德”可以是指在一件事情中所做的贡献,比如在国家中,做一个好的、优秀的公务员;也可以指一个人在生活中所做的事情。

所以这也就解释了我们为什么大多称开国皇帝为“祖”,而后继者大多是“宗”。

给庙宇取名字最基本的准则是:“功绩显赫”,开天辟地,建立自己的家族,被称为“祖”族,在家族中立下汗马功劳,带领家族走向辉煌的家族,被称为“宗”族。

一般情况下,开宗立派的先人大多被我们称为先祖,但在先祖与宗祖之间,却又有诸多不同,譬如“祖”这个词,就有高祖,太祖,世祖,圣祖之分。

在中国,太祖和高祖其实都可以用来称呼开国皇帝。

从身份地位来看,高祖不及太祖,但宋太祖赵匡胤和唐高祖李渊对比会发现李渊的身份比赵匡胤要高得多。

一个是小官的儿子,另一个则是关陇集团的核心人物,八大柱国之一。地位低的被称为太祖,而另一个被称为高祖。

让我们不禁开始思考:这些庙号的制定标准是什么呢?为何宋太祖和唐高祖都是开国皇帝,却有着不一样的待遇呢?

我认为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一下这两位人物。

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本名元朗,本是涿州人,生于洛阳夹马营。

赵匡胤于东汉末期生于洛阳的东关(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回族区),其出身于一个名叫“东关”的地方。赵匡胤的身世,还算不错。他出身于一个以武为贵的家庭,唐朝的赵朓曾经是一位幽都的太守;曾祖:赵珽,唐朝大学士,祖父:赵敬,曾为英、蓟、浮三州总督。

赵匡胤在周恭帝刚刚登基的时候,趁着他的势力还没有稳固的时候,发动了“陈桥兵变”,他被推举为皇帝,建立了宋朝,也就是所谓的“北宋”。之后,在赵匡胤的带领下全国大部分地区实现了统一。

要知道,赵匡胤的事迹是带有奇迹色彩的。赵匡胤的家世,并没有李渊那么显赫。他只是一个小官而已,但和那些普通的平民比起来,赵匡胤的家世已经很不错了,他可以接受正规的教育,偶尔也会有一些自己的见解。

赵匡胤在柴荣死后,就发动了“陈桥兵变”,自此黄袍加身,登上了皇位。但是他登上皇位之后的做法,却和之前的皇帝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也是对他的一种考验,如果做得好,那么可以让自己得到更多的利益;如果做得不好,那么会让自己葬送在这场战争中。

赵匡胤一开始并没有太多的力量,所以赵匡胤登上皇位的时候,必然是风雨飘摇,风雨飘摇,这是对赵匡胤个人魅力和才智的一次极大的考验,一不小心,就会葬送在这场混乱之中。

所以,赵匡胤以“杯酒释兵权”的方式来结束了这场战争,而且用了一种最温和的方式来结束这场战争。

赵匡胤是实实在在白手起家成为一代皇帝的。

唐朝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

李渊,又名叔德,是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是唐代的开创者。在隋朝末年,李渊背叛隋朝,攻破长安,自立为唐。

在他的统治下,农业发展迅速,经济得到复苏。且李渊还推行仁政,并多次向突厥、薛延陀和高句丽开战,从而稳定了北疆的局势,以宗室之子立储,以培育将来之君。

李渊一生经历过三次大的战争:第一次是在唐国公时期,第二次是在太原起兵之后到平定长安期间,第三次是在唐高祖时期,期间曾两次东征高句丽。他在位期间任用贤能,奖励耕战,使唐朝得到了一段比较安定的发展时期。

李渊是一个聪明人,经历玄武门之变后,他便退位了,将自己的皇位交给儿子李世民。635年病逝,庙号为高祖。

回顾李渊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李渊之所以能够建立唐朝离不开李渊的曾祖李虎的贡献。李虎在世的时候,曾数次参加征伐,最终成为西魏的“八柱国”之一。李虎可以说为李渊建立唐朝扫清了一定的障碍。

对比宋太祖和唐高祖

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李渊的地位应该在赵匡胤之上才对。不过很遗憾,他们走的是不同的道路,也有着不同的个人魅力。

赵匡胤虽然家境贫寒,但他很有本事,也很勤奋,凭借自己的努力,渐渐成了小队的队长,也是陈桥兵变的主要领导人。

赵匡胤之所以能够黄袍加身登基为帝,凭借的是赵匡胤的坚韧、果敢和勇猛的性格,最终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赵匡胤作为大宋的开创者,他的成就是史无前例的,

因此,赵匡胤的后代,也就把他的庙宇称为太祖庙,因为只有赵匡胤,才能配得上“北宋白手起家开国皇帝”的称号!

但是李渊不同,其本身已经是一方诸侯,

所以,他能有如此成就,主要还是靠自己的身份地位,以及背后的家族。

所以,他们对唐、宋两朝的贡献,根本不能相提并论。赵匡胤不仅开创了大宋,而且还带领大宋,一步步走向了巅峰。而李渊呢?虽然出身于贵族世家,但他也没有建立一个新的王朝。

因为在隋朝,李渊其实是有机会,能够建立一个新的王朝,但他没有那样做,而是继续割据一方。因为他明白,自己这样做,实际上与隋文帝杨坚没什么区别。

所以说,李渊在史书上的名气之所以不高,还是跟自己的出身有关,况且李渊建立了唐朝之后,就追谥其曾祖父李虎为景皇帝,庙号太祖。李虎是西魏八大柱国之一。或许也正因为如此,唐高祖即便是开国之君,也不敢居功自傲,更不敢以“太祖”为尊号。

结论

通过对历代皇帝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

太祖和高祖的差别主要是,这位开国皇帝是不是白手起家的,也就是说这位开国皇帝是不是仅靠自己一个人成功的。

如果是白手起家,就被称之为太祖。如果是在祖先的基础上夺取天下的,那么就是高祖了。

但是令人觉得好笑的是,历史记载在五代十国时期,就连儿皇帝石敬瑭这样的皇帝也被后人称为高祖,我们现代人看仍然觉得不解且有点滑稽。

况且在这期间是“高祖”这个庙号泛滥的时代,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的创建者都用高祖来作为庙号。

说到赵匡胤和李渊,赵匡胤是从一个小角色,一步一步爬上来,最后在陈桥兵变时黄袍加身登上皇位。而李渊,却是从一位公爵,一步一步走到了巅峰,可以说是屹立在祖先的肩头。

李渊固然立下了赫赫战功,但也可见,李渊能够走到这一步,都离不开他的老祖宗。而且,李渊还为他的老祖宗起了“太祖”的称号,所以,他自己,也只能以“高祖”来称呼。

历史就有过这种记录:后世的君王被称为“高祖”的时候,就会有一个“太祖”的祖先,如果已经有了“太祖”的祖先,那么他的后代就不能再被叫做“太祖”了,因为这是对祖先的尊重。

历代以来,都是由后代来评定先祖的功德的。李渊将这一次的功绩,归功于自己的祖父李虎,再加上历代先祖都是独一无二的,李渊就将自己的祖父李虎,册封为大唐的太祖,而李渊的后代,也就不得不将自己的祖父,册封为“高祖”。

除了唐朝的高祖之外,隋代的开山祖师杨坚也被称为“高祖”。

这些高祖的成就,都是靠着先人打拼出来的江山与地位一步步成为开国者的。这些开国皇帝都没有居功自傲,而是对自己的先辈还保持着尊敬。

不过,在那个时候,“太祖”和“高祖”经常被人混淆,所以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说法。

直到宋朝,宋朝,赵匡胤,成吉思汗,朱元璋等开国皇帝,都被称为“太祖”,而不是“高祖”,这也就意味着,这个错误的用法才终于被打破了。

那些古老的神庙和名号,即使是在今天,也是晦涩难懂,哪怕是一丝一毫的差别,也会造成天壤之别。不过,从理论上来说,这个名号都是按照功劳来定的。

回顾历史长河,就连有着绝对权威的皇帝也不能决定自己的庙号,待皇帝逝世后,后人自然会对其在世的所作所为做出自己的评价。我想这也告诉了我们: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无论好坏,世人自有评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创意

PSV 街霸X铁拳 中文版游戏下载
365bet网上足球

PSV 街霸X铁拳 中文版游戏下载

📅 08-22 👁️ 7108
牓帖的意思
365bet网上足球

牓帖的意思

📅 07-20 👁️ 5868
电视剧《白鹿原》为什么会遭全面停播?
365bet网上足球

电视剧《白鹿原》为什么会遭全面停播?

📅 06-29 👁️ 5065